建平县朱碌科镇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从思想引领、文化培育、实践活动等多维度发力,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,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、强大精神力量、丰润道德滋养。
在朱碌科镇镇朱碌科村农家书屋,一场以“农家书屋传党音 乡村振兴谋新篇”为主题的学习宣讲活动正在开展。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的志愿者与村民围坐在一起,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。志愿者将党的创新理论、方针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“家常话”,让群众听得懂、能领会、可落实。
朱碌科镇朱碌科村村民:今天通过聆听志愿者的宣讲,感觉受益匪浅,在轻松氛围中,这种用乡音土话的方式把党和国家各项最新政策传递给咱们老百姓,讲的内容也非常接地气,我们都能听得懂,丰富了我们精神生活。
朱碌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:在宣讲中,我们将党的政策理论宣讲与镇里的发展变化、村民关心关注的民生话题结合在一起,增强宣讲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让党的理论政策及时传递到全镇的每位党员和群众身边。
朱碌科镇不断强化思想引领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农家书屋等阵地,采取“线下+线上”方式,通过面对面宣讲和各村微信群等广泛进行理论宣讲。围绕“怎么讲、在哪儿讲、谁来讲”,多角度打造学习矩阵,不断巩固提升传统阵地,将宣讲桌搬到手机彩票网车间里、群众家门口和田间地头。截至目前,朱碌科镇开展理论宣讲40多次,设置宣传牌、文化墙百余面,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,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。
朱碌科镇注重深化主题教育活动。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主题,在春节、元宵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等主题活动,通过文化展演、民俗体验、志愿服务、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,共组织活动25场次,参与群众达上万人次;在七一、国庆节等节日,组织开展 “红色故事分享会”“重温入党誓词”“红色故事主题宣讲” 等活动10余次。
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,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。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朱碌科镇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开展非遗传承、传统民俗活动等,积极打造非遗文化小镇。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培训、展示活动,让辽西·黄河阵、昆角秧歌、中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焕发生机。结合传统节日,举办非遗文化节、送文化下乡、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,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聚焦群众需求,朱碌科镇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,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,成立了志愿服务分队、小队共计13支队伍,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、助老扶幼、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,制定细化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,以创建促提升。
同时,朱碌科镇注重完善机制保障,建立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宣传办组织协调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。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,纳入党委、政府绩效考核体系,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建设,选拔政治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的干部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,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,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今年5月,朱碌科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。